潮流联乘频出,玩家们已对合作双方的创意、做工,提升了更高的要求,而 Errolson Hugh 近期曝光的联名、筹备已久的 ROG 幻 14-ACRNM 限定版,则完全满足以上“ 苛求 ”。
一方面是 ROG 旗下超一线性能的 ROG 幻 14,一边融合了机能性品牌“ 龙头 ”的 ACRONYM® 历来的精工技法后,历经多重工序,极高水准的成果更让人大开眼界。
///
谈及 ACRONYM®,相信脑海中会有“ Cyber Punk 风格 ”、“ 户外机能服饰 ”和“ 精工制造 ”等词汇一闪而过。
而品牌极高的功能性与科技感背后,始终离不开创始人 Errolson Hugh 童年生活经历,所种下的萌芽:
Errolson Hugh 出生于加拿大,父母为建筑设计师和室内设计师,严谨、且讲究的创作思路,自小便耳濡目染;
加拿大埃德蒙顿,冬季气温直逼零下四十度,一件防水且保暖的机能外套,比任何华丽服饰都要实际,也令 Errolson 产生对机能性服饰的钟爱;
另一个重要节点,是 10 岁时,他和弟弟被送去学空手道,对人体柔韧度及能动性的要求,深深影响了 Errolson 日后设计中,对机能性的深入研究。
制造出一条能“ 用力踢到对方头部而不会坏掉的裤子 ”,成了他毕生追求机能服饰的开端之一;
亦因如此,在往后 ACRONYM® 的宣传视频中,诸多武术动作元素的加入,侧面体现着品牌服饰的能动性。
///
到了 89 年,Errolson Hugh 入读 Ryerson 前,结识了 Michaela Sachenbacher,两人于 94 年创立 ACRONYM Studio。
工作室早期服务于 Burton Snowboards、Arc’teryx 等户外品牌,期间,他们边汲取为户外品牌代工的经验边挖掘二人对老式军事装备的喜好。
1999 年,ACRONYM® 以品牌身份正式面世,2002 年为 Burton 设计的 MD Jacket,袖套带有音频播放器的先进设计,获得了 Time Magazine 2002 最佳发明殊荣;
同年,ACRONYM® 发布了第一款产品 ACRONYM® Kit-1,限量 120 组,套装包括夹克、斜挎包、混音 CD,还有详细的穿戴说明书。
以打造科技产品般的手法,ACRONYM® 开始在时尚界异军突起,“ 以字母为产品分类 ”的传统也一直沿用至今;
官网上数百上千字的单品描述,严谨程度足以将其纳入“ 科技产品 ”范畴。
但回顾 ACRONYM® Kit-1 的成功背后,团队用三年之长的研发期,一向不计成本的“ 非商业做法 ”,反让 ACRONYM® 奠定起“ 精工团队 ”形象。
曾说过会与快时尚抗衡到底的 Errolson Hugh,“ 将一千做成一 ”的理念为人津津乐道,“ Acronym ”这个原意为“ 首字母缩写 ”的单词,时刻提醒着他,保持“ 化繁为简 ”。
讲究先进面料、精工的设计规格,随之而来的,是 ACRONYM® 单品动辄上千欧元的高定价,限量形式也让入手难度大增。
ACRONYM® 也陆续开发了众多独门技术,如“ Jacketsling ”、“ Gravitypocket ”和 “ EscapeZip ”等,实现了服饰上出色的快速脱卸、收纳等实用性能;
使得有“ 赛博朋克之父 ”之称的 Williams Gibson,用“ 适合穿戴的建筑 ”来形容 ACRONYM® 的设计,还与其达成了合作关系。
ACRONYM® Team 与 William Gibson(右三)
至此,在机能服饰的创举,并不是 ACRONYM® 单方面的成功;
主理人 Errolson Hugh 分别在 2008、2014 年加入 Stone Island Shadow Project 及 Nike ACG,造就的成绩仍然难以被超越。
同样的戏码,则在本年初 ACRONYM® 与游戏大作《死亡搁浅》的联名中再次上演;
ACRONYM® 将游戏主角 Sam Bridges 服饰进行实体化,再次探究了后现代世界中,极端环境对机能服饰的考验。
即使在时尚圈开创多种先例、坐上机能服饰“ 龙头 ”的 ACRONYM®,团队至今仍没有公关,甚至没有商业广告的投入。
12 名成员,均是 Errolson Hugh 的身边好友,凭借对工艺的坚持,Errolson Hugh 俨然将 ACRONYM® 打造成一支“ 时尚精工部队 ”。
///
从电子货号般的产品分类,到精工制造,ACRONYM® 将服饰转化为“ 科技产品 ”的信条,也能令玩家们感受到,这次 ROG X ACRONYM® 背后的契机;
另一方面,作为华硕旗下高端品牌,ROG 早在 2015 年起,便发展出的一套以 Cyberpunk 为基底的高科技世界观;
并于近年来的产品和影片中陆续呈现,电竞玩家还将其誉为“ 被 PC 耽误的游戏品牌 ”。
例如 2017 年在产品外观上,导入的不对称一刀流设计,至今仍在电竞笔电中独树一帜;
今年初,独家设计且可自由创作光显矩阵屏(AniMe Matrix™)ROG 幻 14 的释出,作为市场上功能最强大的 14 英寸笔记本电脑,热销至今市面上仍处于缺货状态;
成功树立“ 挑战传统 ”形象的 ROG,紧接着与电音教主 Alan Walker 合作后,此次与 ACRONYM® 联手推出“ ROG 幻 14-ACRNM 限定版 ”的动作,虽出乎意料,却也是情理之中。
“ 选择与 ACRONYM® 合作,是 ROG 近年来最大胆而成功的尝试 ”,ROG 全球营销总监傅星翔如此说道,而双方不止于在视觉上的呈现,更联手履行着 Cyberpunk 概念中,关于挑战传统、突破极限、科幻以及未来的理念;
配合型录,我们也将为你解读 ROG 幻 14-ACRNM 限定版,在提升笔电行业水准上,都有哪些极致操作:
#1 不下40次打样、同时动用4家工厂,
ROG 幻 14-ACRNM 限定版不计成本的设计研发:
为了全面落实用户体验,Errolson Hugh 这次特意请来了长期合作的设计师 David Rudnick;
从包装、字体定制和全新材料的处理等,不计成本地构建全新的 ROG 幻 14-ACRNM 限定版设计语言,再次开启其精工制作的模式。
ROG 幻 14-ACRNM 限定版的机身,与一般市售版不同,在机台上的雷雕与印刷的色调上,就历经多重考量。
ROG 团队亲带样品至比利时,让设计师挑选,最终采用了极为低调的消光黑,与 ACRONYM® 调性十分契合,而为了达到这个消光黑效果,工程师甚至试遍了所有的漆料,做了不下 40 次的打样。
这还不足以完全体现双方对精工的考究,Errolson Hugh 提出了笔电业界首见的“ 8 色键盘设计 ”,这个令 ROG 团队都感到惊讶的设计,完成需要 26 道涂层工序;
之所以说“ 笔电业界首见 ”,因为涂层工序越多,优良率低的可能越高,一般笔电并不会对此重金;
于是乎 ROG 团队,动用 4 家漆厂同步调色,等于要同时对 32 种色彩进行一一校对,确保无色差。
在此过程中,甚至有 3 家工厂,因无法达到其高标准,不得不放弃,亦提出过希望能降至 5 色的要求;
而 Errolson Hugh 与 David Rudnick 及设计团队,展开连夜讨论与模拟后,一致认为,原本的配色无法放弃;
而最后的解决方案,则是将所有机构件、包装及配件,统统随着键盘设计提升规格,于是研发成本激增;
但最终出来的惊艳效果,则使 ROG 幻 14 机型蕴藏的创新、潮流内核尽显无遗。
#2 从客制化包装、字体设计及说明书,
“将一千做成一”的 ACRONYM® 专属细节:
体现着 ACRONYM® 极致追求的,还得数经过全面客制化的每个细节,若玩家有幸收藏到一台 ROG 幻 14-ACRNM 限定版,率先映入眼帘的,是经过独家设计的瓦楞纸箱;
提供防撞保护的 Airpak 气柱袋包装,可当笔电收纳袋循环使用,顺应着时尚可持续的脚步;
经过 Errolson Hugh 指定纸质的特制版说明书,玩家更可将其贴在墙上珍藏。
发挥着对物品实用性的无尽巧思,随着笔电附上的 U 盘,可以担当起玩家造型中的吸睛配件,大玩大热工业风格,最后配合包装纸上的人工印章,Errolson Hugh 的精工理念得到深入渗透。
#3 ACRONYM® 埋下的游戏彩蛋,
带来“软硬兼施”的极致体验:
除了上述 ROG 幻 14-ACRNM 限定版在硬件上的创新,ROG X ACRONYM® 还透过笔电内附的随身碟,及搭载的“ The Brain ”软件,投放了一颗隐藏彩蛋:
玩家会不定期收到不同的档案(音频、图片或文字),就像每款游戏上市后,陆续推出的 DLC(游戏扩充内容)一般;
若想解锁 ACRONYM® 传递的信息,则需要全世界各地玩家互相交流线索,逐步揭开彩蛋真面目;
这就意味着,玩家入手高规格的 ROG 幻14-ACRNM 限定版之余,同时参与了 ROG X ACRONYM® 为其量身打造的游戏模式。
#4 精工规格赋予的极高收藏价值:
至此,Errolson Hugh 在跨界笔电设计的大胆创想,进一步模糊了潮流与笔电界的界限,如此精工制作规格,亦奠定了 ROG 幻 14-ACRNM 限定版极高的收藏价值。
按 ROG 全球营销总监傅星翔的话来说,双方的合作,更多是 Errolson Hugh 带领整个团队突破现有框架,于玩家与 ROG 而言,他带来的是一个精彩的时尚 x 游戏之作。
ROG 幻 14-ACRNM 限定版的诞生,也体现出双方在各自领域行事大胆、挑战创新的态度,若玩家们有机会入手收藏,将再度切身感受 Errolson Hugh 极致的时尚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