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Gucci Osteria 餐厅,在首尔开设了第 4 家分店,一家以来,Gucci Osteria 的店内体验一直被不少玩家留意,即使评论两极,也不妨碍其成为「热门奢侈品牌餐厅」;
而 LV、Hermes、Saint Laurent 等品牌,也开设了咖啡店和餐厅,满足着顾客「高价购买氛围感」的需求,但它们餐食口味又获得了哪些评价呢?
Gucci 第 4 间餐厅开放,
此前,东京店评价最好,
佛罗伦萨店差评最多:
就是「高档麦当劳」
Gucci 在首尔 Gucci Gaok 旗舰店顶层,开设了其第 4 家 Gucci Osteria 餐厅,尽管在 3 天才向大众开放,但已有部分玩家提前受邀用餐;
用餐后的感受,有人表示菜品中,「意大利饺子」让她想起了小时候外婆制作的菜肴,而整体装潢、俯瞰梨泰院的露天场景「契合着我心中的 Gucci」。
上左,Gucci Gaok 旗舰店
此前的 3 家 Gucci Osteria 餐厅,分布于意大利、美国以及日本,其中为庆祝品牌百年而开设的东京银座店,规模较为庞大;
东京店也被认为是「最佳 Gucci 餐厅」,菜单餐品名称颇具特色,例如「和牛会做什么梦?」,以及「不可思议王国中的查理」,外装潢稍弱,像是绿野仙踪的入口。
Gucci Osteria Tokyo
4 家 Gucci 餐厅内装潢较为相似,在菜单、餐盘、糖包、工作服上,均贯彻着 Gucci 美学,让不少客人觉得「这就是 Gucci 「时装屋餐厅」;
而佛罗伦萨店则是首家 Gucci Osteria,「差评」也最多,有人在体验其 50 美元的招牌「Emilia Burger」后,认为它简单的制作方式,和普通的口感,像是一家「高档麦当劳」;
佛罗伦萨店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也令人诟病:“ 虽是米其林餐厅,但服务态度上还不如麦当劳 ”。
但 Gucci Osteria 整体的体验评价,仍较为正向,各店开放预订后,往往会在 20 分钟内订满,首尔的第四家店铺也可见 Gucci Osteria 火爆程度;
奢侈品牌在近年开设咖啡店、餐厅的案例不少,从 LV、Hermes 到 Tiffany 等,均以此针对着「高价购买氛围感」的顾客需求,而各品牌又在店中,带出了不同的品牌精神和装潢潢美学。
LV、
Hermes、Saint Laurent...
巧克力、外带咖啡等必点项,
和不太满意的地方:
150 元 LV 拉花拿铁,
和 LV 字母巧克力
2020 年初,LV 在大阪开设了第一家咖啡店 Le Café V,去年于 LV 银座店再开设一间,目前全球也仅有日本这两家 Le Café V,并保持了 LV 一贯的精品感和限定感;
成立不到两年后,Le Café V 便被许多体验者认为,是「每个人都想去的咖啡店」,在其中你能随处感受到 LV 元素,如价格高达 150 元的「LV 花卉标志拉花拿铁」,便是「必点饮品」;
以及吉祥物 Vivienne 玩偶的餐巾结,同时,Le Café V 在口味上颇受好评,亦有美食点评家认为:“即使褪去 LV 光环,Le Café V 仍是能轻松享受到品质、味道的高档咖啡厅。”
大阪 Le Café V 的特色,是在 LV「箱墙」后,还隐藏着日本名厨——须贺洋介打造的 Sugalabo V 餐厅,其「全介绍制」属性,和日本皇室同款餐具,保持其限定属性和精品感;
去年开设的银座店,也将 Sugalabo V 餐厅,融合于咖啡店中,同时还打造了 Le Chocolat V 巧克力精品店,形状各异的 LV 字母巧克力,也由须贺洋介开发口味。
左,LV 箱墙后便是大阪 Sugalabo V
右,银座店 Le Chocolat V 巧克力
Hermès Cafe,
消费重点是爱马仕餐具
Hermès 同样开设了咖啡店——Hermès Cafe Madang,分别位于首尔狎鸥亭和东京银座,顾客们更多关注的,是爱马仕设计的餐具,色彩、花纹传递着另一种奢华生活方式;
爱马仕的全套餐具价格近万元,而在 Hermès Cafe Madang,能以不到十分之一的价格,「享受」全套爱马仕餐具和餐食,有顾客体验后觉得「爱马仕也并非高不可攀」。
Hermès 餐具
去巴黎时装周的人,
很爱 Saint Laurent 外带咖啡,
但咖啡师被「差评」
三年前,Saint Laurent 在巴黎开设了 Rive Droite Cafe,成了「巴黎时装周参与者最常去的咖啡店」,而它作为外带式咖啡店,也提供着更适合在巴黎散步时的饮品;
早期能以约 40 人民币的价格,得到一个全黑、印有 Saint Lauren 的纸质咖啡杯,且在杯上二维码中,得到由现 YSL 创意总监挑选的「歌单」,歌单每周更换,体现着品牌品味。
但在这三年中,还时得到了许多「差评」,多在指责 Rive Droite Cafe 的咖啡师,在中午 12 点时,会休息半小时:“ 他们站在店里,戴上耳机,听着他们的音乐,却不愿意帮我做杯咖啡 ”,也有人认为,这是种「巴黎慵懒」到生活方式」。
Tiffany Blue Box Cafe,
蒂芙尼下午茶取代《蒂芙尼早餐》
上世纪 60 年代电影《Tiffany 早餐》,让不少人希望能和赫本一样,在 Tiffany 体验牛角包 + 咖啡,而 Tiffany 在纽约第五大道旗舰店开设的 Blue Box Cafe,使其成为现实;
后续在香港、上海接连开设,其中独家开发的「727 Tiffany Blend Tea」是最受欢迎的茶饮;
而上海店虽没有售卖 727 Tiffany Blend Tea,却有更独特、且浓郁恰好的「上海特调红茶」可选;
727 Tiffany Blend Tea 、「上海特调」和另一最受欢迎的茶点 Blue Box Cake 蓝盒蛋糕,成为当代「Tiffany 下午茶」。
此外,亦有 Burberry 咖啡店等可体验的奢侈品餐饮店,愈来愈多的奢侈品牌以及设计师品牌,也正在投入这股趋势之中,或许未来奢侈品牌的「线下生活方式」体验会更加丰富。
奢侈品牌的生活方式体验,
或将成为常态,
消费兴趣也在大增:
奢侈品牌的线下生活方式,在国内亦可体验,除了前文的 Tiffany,宝格丽也在上海和北京开设了酒店,Burberry 则在 2020 年于深圳,开设了全球第二家 Thomas's Cafe;
餐具和瓷器,亦由 Burberry 创意总监设计,相较于英国的 Thomas's Cafe,深圳店更具中英口味的融合和风格的相撞,亦能在环境中沉浸于英伦下午茶 x 复古英国电影氛围。
Thomas's Cafe 深圳
Burberry 的 Thomas's Cafe 也有着高热度,有顾客评价道:“ 预约到座位,就像中了头奖一样 ”,这种体验在国内的需求度,也为更多计划在中国开设餐厅的奢侈品牌,提供了参照。
Thomas's Cafe 深圳
此前,LVMH 集团首席执行官也提到:“ 奢侈品的未来,将不止是奢侈品,而会产生更多奢华的体验 ”,也预示着奢侈品牌开设餐厅、咖啡厅等实体,将会是称为常态,开篇提到 Gucci 在韩国开设的第 4 家 Gucci Osteria,便是「常态化」的印证,亦代表着更多玩家,对此种消费的兴趣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