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最近在 StockX 上被炒卖的「时尚手机」

近期,诸如 GQ 等海外时尚平台,均在报道手机产品 Nothing Phone (1),强烈的工业质感外观,使其作为今年的「科技时尚」代表作;

在机能先锋单位 ACRONYM 主理人等各方推荐下,Nothing Phone (1) 溢价甚至可高达 600 美元,这个由华人裴宇创办的新锐科技公司正在备受关注。

最 Hype 的公司,

打造 Phone (1),

ACRONYM 主理人爱物,

也在 StockX 被炒卖:

来自伦敦的新锐科技公司 Nothing,在 7 月推出了旗下的第一款手机 Nothing Phone (1),除了科技爱好者,更多潮流、时尚媒体和服装设计师,也对该手机予以强烈关注,成为又一热门的科技时尚单品;

被 GQ 称为「最 Hype 的公司」,

Phone(1) 启发自皮尔·卡丹和 Virgil 

《GQ》将 Nothing 称为是「最 Hype 的公司」,首部手机的发布,也进行了长达三个月的预热,亦有媒体表示「全世界都在等」;

via.ashleylauuuu

高期待之下,Nothing Phone (1) 终于迎来了发售,在接受采访时,Nothing 创始人裴宇说到,他受到了皮尔·卡丹和 Virgil Abloh 的启发,在前者的「反潮流」设计,和后者 3% 的非全然颠覆中,把握平衡,制作出 Phone (1);

via.ashleylauuuu

让 Phone (1) 出圈的,是更具创新意味的「机身背面设计」,在四个分区中,使用了多达 900 颗 LED 灯,这种排列在听音乐、手机来电时,形成一种强烈的「符号视觉」,也能在律动的闪烁中,感受到更为深层次的交互体验;

目前关于 Phone (1) 的晒图中,也多以机身背面的视频为主,很多人被这种「可视化科技美学」以及「工业外观」所打动。

从首作「耳机」开始

ACRONYM 主理人,

开始认可 Nothing 的美学

ACRONYM 主理人 Errolson Hugh,也在收到白色 Phone (1) 后,搭配 Gravitypocket 服饰,在个人社媒进行分享,以袖口弹出手机的形式,展示了该手机,并将其称为「Sexy Machine」;

右,via nwstateofmind

ACRONYM 作为机能服饰品牌中的先锋,Errolson Hugh 的设计表达,往往绕不开科技、时尚、实用,此前在服饰型录中,更是用 Nothing 公司的 Ear (1) 耳机进行搭配,体现着双方在美学上的互相吸引。

左,ACRONYM 上一季型录

右,Nothing Ear (1)

Stock X 提前「拍卖」,

市价翻倍,

一天售出 20 万台

7 月 12 日正式发售前,Phone (1) 先在知名球鞋交易平台 Stock X 上,限量 100 部进行「拍卖」,原价约 480 美元的 Phone (1),在 Stock X 上最高竞标价达到 1023 美元,接近 iPhone 13 Pro Max 128GB 的原价 1099 美元;

Stock X 上的竞标情况

伴随高炒卖价,在正式发售时,Nothing 官方表示他们在一天之内,售出了 20 万台 Phone (1) ,伦敦地区的线下发售,Nothing 在 adidas 和 LEVI'S 店铺旁,用「售货亭」的形式售卖,并排起了长队;

马来西亚的发售活动中,选用了更大的区域,进行试机体验,能看到 Phone (1) 的受众群体中,不乏热爱穿搭的时尚玩家;

上,伦敦线下发售

下,马来西亚线下发售

via.samwongsx / ihateamiruldanial

目前国内二级市场,也开始转卖已在香港发售的 Phone (1),溢价在 500-800 元左右,也有人挂出了 6.2k 的高价。

使用体验,

却让人有一些担忧

Phone (1) 对独特外观,使它成为了 500 美元以下极具可玩性的手机,且大部分配置,也符合该价位应有的标准;

但也有一些让人难以接受的体验,首批玩家中,有人在使用时发现,背面 LED 灯条会松动,屏幕上方有绿光等问题,官方也为消费者更换了部分品控不过关的手机;

但这种「初代」的试错成本,也令不少玩家感到犹疑,在「高炒作价值」之下,Nothing Phone (1) 成为了今年手机产品中的焦点,但诸如「成为 iPhone 杀手」等野心和宏图,或许仍需时间证明。

由华人创立,

戴森设计主管加入,

Nothing 首作耳机,

已于社交平台热门:

Nothing 创始人裴宇,曾是中国智能手机品牌「一加」的联合创始人,曾协助「一加」打开了海外市场,这是许多科技迷期待 Nothing 的原因之一;

年初,此前在戴森任职 14 年设计主管的 Adam Bates, 加入 Nothing 担任设计总监,戴森 Supersonic 吹风机等标志性产品,亦出自 Adam 的团队,裴宇觉得他们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业设计团队」;

裴宇

Nothing 首作 Ear (1),使用了「无线耳机」中少见的透明材质,此前便有时尚媒体对其进行过推荐和分享,这种可视化的工业设计,使 Ear (1) 的销量达了 40 万副,在国内社交平台中也颇为热门,其中不少人用「耳机中的艺术品」来评论它;

而在 Phone (1) 发布前,创始人裴宇坚称它会是「iPhone 杀手」,而相比于如何登上顶峰,Nothing 或许更需考虑如何先「站稳」;

独特外观,使其在当下「时尚科技年轻化趋势」中独树一帜,并在市场营销的辅助下成为焦点,如何在品质、使用体验中带来新感受,或是 Nothing 这一新锐科技公司需要面临的问题。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